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集体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发布日期:2024-12-26

12月18日下午,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参加并开展交流研讨。


院长杨凤城表示,第一,要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架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通过12章系统介绍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在文化工作上布局部署,在排篇布局上明显有一些内在逻辑。第二,要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立足于中共党史角度,发挥专业优势,从历史维度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继承性内容,更为立体地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性贡献。第三,要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导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我们应该关注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

党委书记宋学勤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为我们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书中许多论断指明了学习方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重要的研究议题,这是我们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遵循。我们应该思考中国共产党历史如何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下一步,我们要深入研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涵,更是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遵循。

副院长耿化敏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居于首位、起统领地位的思想观点,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共党史党建学教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是加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应有之义。

副院长侯新立表示,文化是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凝聚的,历史也是在文化的渲染下稳步前进,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民族复兴前行,文化从来不曾错过,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涵养着人民的脊梁。新时代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文化亦呈现出时代赋予的特色。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前文化发展繁荣的指导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让我们更加清晰了文化发展繁荣的密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轮径。以文化人、前程远大,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只有在发展中实现文化自觉,才能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有劲力量。

党委副书记杨澜洁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重大论断做了详细的阐述,体现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建设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文化是一个国家更为核心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文化自信”,重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力量发挥。《纲要》中注重对“中华文明”概念进行的阐释,注重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自身历史经验的创造性总结。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两个结合”,守护好中华文化根脉,创作出更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副院长周家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系统阐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十二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委委员董佳表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建设中有关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突出的中国特色,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既有理论上的创新性、真理性,又有实践上的针对性、指导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专业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有关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需要把教学科研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党的历史讲明,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讲足,把历史进程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讲透,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认同。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

党委委员夏璐表示,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体会,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个方面是个人的举措,第二个方面是个人的感悟,第三个方面是未来方向。首先在举措方面,本人非常符合纲要的第11章,即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实际上就是对外宣传、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中共观。实际上本人从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开始就一直和国家级对外宣传旗舰平台一起合作,每到重要历史节点都更好的把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夯实。其次在感悟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历程中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也解决了挨饿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挨骂的问题。我们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充分的转化为我们在国际环境当中的话语优势,实际上不管是中华文化感召力,还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其实都还没有相应的提高。最后在未来方向方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要结合自身优势,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上能够做也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中国故事讲好。我们已经明确了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意义,但是如何才能讲好,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到底应侧重于何种方面,这可能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更好发挥中共党史党建学在舆论斗争上的整体效能。

党委委员杜家丞表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进行全面阐释,为我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学理化、体系化理解提供了权威辅助。尤其是其中把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独立部分进行阐述,强调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体现了党中央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的深邃思考、战略眼光和务实举措,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切实贯彻。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511356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中国人民大学

学院党委邮箱:dsdjdw@163.com

Copyright © 2023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学院

人大党史党建学院